我支持韩国对除夕申遗。
/搬运自 微信公众号“何李圆桌”/ 我支持韩国对「除夕」申遗。 实际上,春节也可以拿去。
国务院办公厅刚刚发布了2024年放假安排,春节假期从大年初一开始,除夕不放假。
这件事我感觉真的非常离谱。
在中国,每一个节日背后都有一个明确的文化符号,节日的目的是为了纪念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态度和价值认同。
比如:
清明节,代表的是「追思」;
重阳节,代表的是「敬老」;
国庆节,代表的是「独立和统一」;
春节,代表的,应该是「团圆」。
以前物质匮乏时代,春节是一次大吃大喝的狂欢,现在大家也不缺那口吃的了。
在我看来春节最重要的事情,就是除夕下午一家人能一起包个饺子,晚上吃个年夜饭,第二天能陪家人一起逛一逛,休息一天。
团圆,才是春节最重要的东西,难道不是吗?
但这个除夕不放假,还要把打工人拴在公司一直到下午、甚至碰到一些鬼畜公司还要996的话,年三十晚上九点下班,你让他们怎么去吃年夜饭呢?
话说,真的有那么多事儿,就他妈非得在年三十这一天干吗?
我不知道这群政策制定者是怎么理解「春节」这个假期背后代表的「团圆」的文化含义的。
他们可能住在首都的繁华街道上,为人民服务到年三十下午的六点,收拾东西,开车半个小时到家正好可以赶上一顿团圆的年夜饭。
可是,中国有大约3个亿的外出务工人口,这背后少说也有上亿的家庭的团圆故事。
政策制定者知道这3亿人,如果要在年三十下午6点下班,他们还需要花1个小时赶到机场或者车站,1个小时排队安检,至少两三个小时赶路,下了飞机/火车之后还要再坐个地铁、大巴、出租车才能回家吗?
这3亿个外出务工人员的家里,能吃的上这顿团圆的年夜饭吗?
当然你可以说,除夕吃不上,春节只要能吃的上就行嘛。
对对对,跑的了初一还跑不了十五呢,那打工人们找个周末,周五回家,周六陪爸妈吃饭不就可以了嘛?
这个春节假期,到底是为了纪念什么呢?
政策的制定者们真的尊重自己所处的文化共同体的价值符号吗?
这个安排真的合理吗?
或者,在你们眼里,
除夕和春节,对于中国人,真的很重要吗?
请回答。
- E N D -